全国服务热线:18888889999
在线报名
欧陆注册CURRICULUM
欧陆资讯 NEWS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
18888889999
电话:
0898-66889888
邮箱:
admin@youweb.com
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欧陆资讯
你的位置: 首页 > 欧陆资讯
新加坡给饮料分级,牛奶竟然才C级?
2023-08-24 12:36:54 点击量:

本文约 2700 字,阅读约需 5.5 分钟


目录
1、给饮料分级,新加坡是怎么做的?
2、你常喝的饮料是什么等级?
3、为什么牛奶会得“差评”?
4、贴个标签、禁止广告,有用吗?
5、对我们的参考意义


今年12月30日开始,在新加坡点杯含糖饮料的压力有大?看文末菜单,抢先体验~


最近新加坡给饮料评级的消息登上了热搜,不少读者朋友咨询我的看法。


?


首先说下我的看法:我觉得新加坡这个强制营养标签的政策挺好的,这个方式非常科学合理,同时又便于消费者理解,我是持支持态度的。


但有很多读者看完后很困惑,含糖量以前没注意就算了,怎么牛奶这么健康、一直提倡多喝的饮料,竟然被评为比较差的 C 级,甚至是最差的 D 级?


下面就帮大家仔细解读下新加坡的这个最严“饮料限糖令”。





其实,新加坡“饮料限糖令”,也就是《食品条例(第2号修正案)》,已经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施行,成为全球首个禁止高糖饮料做广告的国家。这事儿去年就上过微博热搜。


只不过,今年6月30日,新加坡卫生部又发布了补充措施,扩大了“饮料限糖令”的适用范围。补充措施将在今年年底12月30日开始施行。



有关新加坡的“饮料限糖令”,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表精明扼要的总结。


图片来自:参考资料[1]



根据饮料中的含糖量饱和脂肪量,将饮料分为A、B、C、D 四个等级。A级含糖量和饱和脂肪含量最低,D级最高。


如果饮料的糖含量和脂肪含量分别属于不同的等级,比如一个B级,一个D级,在不违反其他规定的前提下,按等级较低的D级算。


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强制性要求


  • 所有等级的饮料都要提供营养信息(相当于我国的营养成分表);
  • C、D 两级的饮料必须在饮料的正面贴上有营养等级含糖量的营养等级标签(NUTRI-GRADE)(样式见下图),A、B 两级的饮料可自行选择贴或不贴;
图片来自:参考资料[2]



  • D 级的饮料除要遵守以上所有要求外,还禁止以任何形式进行促进销售的广告


总之,就是推荐大家多喝 A、B 级的饮料,限制 C、D 级饮料的摄入




从这个等级划分可以看出新加坡的“饮料限糖令”有多严格,只要加了甜味剂,就算含糖量小于 1g/100ml ,也只能定为 B 级


各种瓶装水毫无疑问都是A。其他的饮料,我在新加坡的电商平台看了下,同时在新加坡和我国销售的饮料中, A 级的饮料就是xx树叶、xx利乌龙茶,还有一些无添加的气泡水和苏打水。


图片截取自:Shopee Singapore



很多零糖零脂的饮料,就是因为使用了甜味剂,被评为B级,也还是比较健康的。


C 级的饮料则有大家熟悉的全脂牛奶、椰汁、含糖茶饮料等。


至于大家都爱的肥宅快乐水(有糖版),作为 D 级饮料,再也不能做广告了,只能贴上醒目的“不健康”标识,被默默摆上货架,静候有缘人。


这简直就是不给高糖饮料留活路……




很多朋友很困惑,从标准看,感觉这个饮料营养等级挺科学的,但为什么牛奶的评级这么低,好多都是 C级,有的甚至都是 D级呢?



在含糖量评价标准这块,其实已经考虑到乳制品的特殊情况,开了绿灯。


像普通牛奶中天然乳糖的量就已经接近5%了,而含糖量大于5%可是要评为C 级的。


因此,法规对含乳糖和半乳糖饮料的含糖量给出了“保护性算法”,即用含有的单糖双糖的总糖量减去乳糖和半乳糖的量,得出的这个数值作为含乳糖和半乳糖饮料的含糖量。


这样,牛奶、酸奶这些乳制品,在不额外添加糖的情况下,含糖量可以被评为B级,甚至A级



图右低脂的巧克力调味牛奶就是B级。图片来自:微博网友@菠萝摸鱼中





牛奶,特别是全脂牛奶,评级之所以低,主要还是因为饱和脂肪含量


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世界各国膳食指南都是建议限制摄入量的。


牛奶脂肪中超过一半都是饱和脂肪,按这个量评级,全脂牛奶基本都是C级或D级,脱脂、低脂牛奶差不多在B级,有些脱脂牛奶能达到A级。


饮料的营养等级是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的综合评定,最终结果按等级低的算


因此,很多全脂牛奶都被评为了C级或D级。


图片来自:微博网友@菠萝摸鱼中





新加坡这个饮料强制营养等级目的就是引导大家少喝或不喝C级或D级饮料。


牛奶是个例外


牛奶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食物来源,我国膳食指南推荐大家每天至少摄入 300ml 液态奶或等量的其他乳制品


这个营养等级标签提醒大家要注意到牛奶的饱和脂肪的问题,还是挺好的。


像我之前也一直在提醒大家,考虑到牛奶中饱和脂肪含量,如果你每天喝奶量超过500ml,最好喝脱脂奶或低脂奶。如果没有超过500ml不用特别在意





在说有没有用之前,先简单说说新加坡为什么要出台这么严的“饮料限糖令”。



大家都知道,高糖摄入与肥胖和糖尿病风险的增加有关,但甜蜜的诱惑真的很难拒绝。


新加坡人民也不例外,他们平均每天摄入 12茶匙,约 58克的糖一半以上来自饮料,其中预包装饮料占 64%,现制饮料占36%。糖尿病也已经成为新加坡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



为了减少新加坡人的糖分摄入量,新加坡卫生部先是对预包装饮料里的糖下了“狠手”,现在又把现制饮料纳入监管。


也许会有朋友说,产品都还在卖,只是贴个标签、不让高糖饮料做广告,能有多大用呢?



2019年10月新加坡卫生部宣布要实行强制营养标签和广告禁令,在法规正式实施前,生产商就逐步在产品上贴营养等级标志、调整产品配方,提前推出了更多低糖低脂的产品。


用数据说话:


  • 预包装饮料的含糖量中位数从2017财政年度的 7.1% 降到 2021财政年度(2021.4.1-2023.3.31)的 4.6%
  • 市场上 A、B级饮料市场占有率从2017财政年的 约 30% 上升 2021财政年的 近2/3
  • A、B级饮料的销量也从2017财政年的 37%增长到 2021财政年的 71%[1]。


看来,清楚知道自己将要吃进去多少糖、让高糖饮料尽可能“退出”视线,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禁止广告对消费者偏好施加影响,也会刺激引导生产者将研发和营销转向更健康的产品。





我国的营养标签已经施行十年了,但仍然有很多人看不懂营养标签。


看不懂的朋友别焦虑,其实我老婆也看不懂。想要学习的,看这里:我老婆竟看不懂营养成分表,必须科普一下了!


过去十年,大家的饮食习惯、消费习惯、科学证据都在变,我们就需要一个更加直观易懂的营养标签


其实国内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大概是前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就找我做过一个访谈,采访我对于饮料的这种正面标识的态度。我当时也提供了一些我的观点。


总之,希望我国也能尽快出台类似的政策法规,让消费者可以在选择饮料的时候更加科学更健康。



从今年12月30日起,新加坡市面上销售的几乎所有饮料都要执行强制营养等级标签了,除了预包装的饮料,现制饮料也要进行标识,就连现制饮料里加的配料都要标识糖含量


以后去新加坡,大家就要对着下面这样的菜单点饮料了。


纸质、电子菜单都要有标识 ↓

图片来自:参考资料[3]



奶茶店的菜单是这样 ↓

图片来自:参考资料[3]



面对这样的菜单,你压力大吗?会选择更健康的饮料吗?

参考资料

[1]MEASURES FOR NUTRI-GRADE BEVERAGES[EB/OL].[2023-07-05].

[2]ROLLOUT OF NUTRI-GRADE MARK ON 30 DECEMBER 2022[EB/OL]. (2022-12-29)[2023-07-05].

[3]EXTENSION OF NUTRI-GRADE REQUIREMENTS TO FRESHLY PREPARED BEVERAGES FROM 30 DECEMBER 2023[EB/OL]. (2023-06-30)[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