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8888889999
- 电话:
- 0898-66889888
- 邮箱:
- admin@youweb.com
-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眼见不一定为实
有图也不一定就是真相
要多方核实,查验真伪
因为
与你视频通话的可能不是本人
警惕“AI换脸”诈骗!!!
近日,东胜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经过缜密侦查、抽丝剥茧、循线追踪,成功侦破一起涉案40万元“AI换脸”电信网络诈骗案,在全额成功止付的同时,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为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和“利剑1号”行动再添新战果。
7月19日,市民李女士在家中刷视频时,微信收到一条添加好友消息,点开一看,不是别人,原来是其同学“贾某”,对方称有事需要老同学李女士帮忙,让李女士添加了他的新QQ号。随后,对方主动提出视频聊天。虽然只有3秒的通话时间,李女士还是看到了“贾某”本人并听到说话的声音,对方称信号不好,不便继续视频,打完招呼后转入文字聊天。
“贾某”说他有个领导的亲戚正在参加一个项目竞标,急需周转资金,自己不便出面,想借李女士的名义将钱转给对方。“贾某”向李女士索要了银行卡号,声称已经把钱转到了李女士的账户上,还把银行转账底单的截图(PS图片)通过微信发给李女士。基于对同学的信任,加上已经通过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李女士没有核实钱款是否到账,就把自己全部存款40万元转了过去。对方要求李女士借钱继续转账,李女士产生了疑虑,拨打同学电话,才知道原来遇上了高端的电信诈骗。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老同学对她实施了诈骗。
接警后,刑侦大队立即协同市局反诈中心,同步启动了紧急止付机制,最终经过多方努力,成功将李女士被骗的40万元全额止付。与此同时,民警围绕涉案账号信息开展研判分析。经过近十天的连续奋战,民警很快锁定2名嫌疑人,并迅速行动,先后于7月29日、8月4日在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将涉嫌诈骗的高校在校学生王某(20岁)和刘某(19岁)抓获归案。
经审查,去年10月份,呼伦贝尔籍青年刘某在一个QQ兼职群内看到一则信息“租用私人实名制手机号注册APP账号打广告,每个租金20至30元不等……”只要将自己的手机号注册指定的交友软件出租或出借,不用做任何事情,就可以获得令人心动的报酬。真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刘某在网上联系到“上家”。对方说,出租自己实名制的微信账号利润更高,一个小时可以得到40元。在初次尝到甜头后,刘某将身边好友王某拉来一起干起出租微信的“外快业务”。在近9个月的时间里,两人用各自名下19个手机号,实名认证了30多个微信账号、10多个支付宝账号并出租给犯罪集团实施诈骗行为,非法获利8000余元。有时根据“业务”需要,他们将微信账号的头像换成了多个地区的“领导”照片,昵称也改成了“领导”名字。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东胜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AI诈骗”是一种利用智能AI技术实施诈骗的诈骗手段。
如何识别AI诈骗?
看眼睛、看嘴巴、听声音。多数假脸是使用睁眼照片合成,假脸极少甚至不会眨眼,观察眨眼状态是判断一个视频真假的好方法。辨别“深度伪造”换脸视频的方法还包括观察语音和嘴唇运动是否同步、情绪是否符合、是否有模糊的痕迹、画面有无停顿或变色。
如何防范AI诈骗?
一是保护信息,杜绝泄露。从源头着手,不要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不提供可供复制模拟的信息,骗子自然无法得逞。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
二是多重核验,确认身份。陌生人的电话要时刻保持警惕,切莫向不认识的人转账。骗子的最终目的都是诱导目标对象进行转账,因此在涉及钱款交易时,要提高安全意识,仔细核实收款账户户名信息,切勿贸然转账,保护好资金安全。如果是熟人,在线上转账前,一定要多次核验对方身份。除了常规的电话和视频,还可以在通话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只有你们俩知道的人和事。
三是谨慎转账,延时到账。避免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转账,将转账时间设定为“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四是相互提醒,共同预防。诈骗手法多样,老人们对此可能更是难以预防,我们可以帮助家里的父母亲友加强学习,及时解析新型诈骗手段,以防被骗。
来源:平安东胜
编辑:刘璟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