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8888889999
- 电话:
- 0898-66889888
- 邮箱:
- admin@youweb.com
-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各市级学会,各区科协、科技局、教育局、文化和旅游局,各高校、企业、园区科协:
现将《天津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9月5日
天津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
(2021—203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面实施《天津市推进全域科普纵深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依据中国科协《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加快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天津市现代科技馆体系,构建高质量科普公共服务体系核心阵地,有力支撑全域科普向纵深推进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编制本规划纲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根本遵循和更高要求。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优势,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现代科技馆体系作为服务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新高地,迎来了新的时代发展机遇,必须顺应形势变化和时代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的现代科技馆体系,为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建设现代科技馆体系是新形势下天津抢抓机遇,推进高质量科普公共服务、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重大举措。天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两翼理论”,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科普”理念,并将“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写入《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天津市推进全域科普纵深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建设天津市现代科技馆体系,着力系统提升科普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科学文化教育、传播和合作交流,厚植创新发展沃土。天津市现代科技馆体系是以市级科技馆为龙头,以区级科技馆和专业科技馆为骨干,以依托中小学、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村)等建设的各类科普场馆为基层场馆的“龙头+骨干+基层”三级科技馆体系。进入“十四五”以来,天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馆体系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业立市”战略以及助力文化强市建设等方面也应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天津市大力推进全域科普,高度重视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科普场馆系统布局,持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一是科普场馆建设向体系化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科普阵地6109个,其中市级科技馆1个,区级科技馆5个;科普样板间395个;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1个,青少年科技馆站4个,科普画廊1561个,城市社区科普(技)专用活动室1491个、农村科普(技)活动场地3145个,科普宣传专用车69辆;科普(技)志愿服务组织超过1700个,科技馆专兼职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形成良好态势和工作基础。二是科技馆工作机制向统筹发展。《天津市推进全域科普纵深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一系列规划和法规文件发布,为深入推进全域科普、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供了规划引领和法治保障,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条块结合、区域为主的组织领导体制和统筹推动机制逐步建立。三是科技馆服务模式向多元转变。在津国家级和市级实体科普场馆每年接待公众超过1500万人次,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国家网络安全周等重点科普活动每年吸引公众直接参与超过300万人次,基本形成主流媒体引领、社会媒体跟进、自媒体广泛参与的全媒体科普网络传播体系。
同时,与全国科技馆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也面临困难与挑战:体系结构需要优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基层场馆建设较为薄弱;体制机制不完善,运行活力、协同联动、跨界融合不足;社会服务整体水平不高,与青少年科技教育需求以及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尚有一定差距;科技馆研究能力、科技支撑和专业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于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推进全域科普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部署要求,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公众科学文化需求,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重要抓手,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价值引领,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推动广泛交流合作为努力方向,加快构建“龙头带动、纵向一体、横向协同、智慧融合”的天津市现代科技馆体系新型网状发展格局,为天津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文化强市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建设原则
坚持统筹推进、均衡发展。鼓励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同科协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均衡区域科技馆体系资源布局,促进科技馆资源高质化、公平化、普惠化。
坚持软硬并重、彰显特色。既要重视基础设施投入,又要结合天津城市文化底蕴、科技创新资源和地域特色,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提升科普综合服务能力。
坚持纵横联动、融合发展。构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现代科技馆开放体系,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完善统筹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和开放融合。
坚持价值引领、为民服务。以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新时代使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服务,有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形成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更好地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三)发展目标
1.“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
到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在全国的位置大幅提升,科普服务的核心阵地作用充分凸显,引领带动全域科普向纵深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彰显。加快建设天津科技馆新馆,争取入列中国科协“卓越科技馆培育计划”,在全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新、扩建一批区级科技馆,基本实现各区均有一定规模、符合国家标准的科普场馆;打造一批专业化、品牌化、示范性精品科普场馆;农村科普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各社区(村)、中小学校均配备科普阵地或科普场馆;推动科技馆智慧化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科普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统筹运行机制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健全,职责任务分工更加明确,为促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提供高效有力的组织保障;运行管理机制更加顺畅,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多方协同共治的现代科技馆运行体系;共建共享机制逐步完善,各级科技馆、各类科普场馆之间的协同合作、资源共享、辐射服务效果凸显。
——专兼职人才队伍量质齐升。引进培养一批科普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科技馆体系从业人员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科普志愿服务参与度显著提升,科普(技)志愿服务组织超过4000个,注册科普(技)志愿者超过15万人,科普中国信息员超过25万人;形成一支基数大、领域全、覆盖广的科普兼职人才队伍,对专职人才队伍形成有效补充。
2.中长期发展目标
到2035年,天津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全面建成,“龙头带动、纵向一体、横向协同、智慧融合”的新型网状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全国前列,天津科技馆成为国内首批“卓越科技馆”,多样化、高品质的区级科技馆实现“全覆盖”,专业科技馆聚焦天津产业、学科、企业优势创新资源形成蓬勃发展态势,基层科普场馆和科普阵地泛在可及,科技馆智慧化、数字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形成公平、均等、高效的公共科学文化服务体系。
——统筹运行效能显著提升。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共建共享、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科技馆体系运行效能显著提升,支撑形成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
——造就一支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科技馆体系的专职人才队伍专业化服务能力突出,来自社会各界的科普(技)志愿者、科普中国信息员等广泛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和服务,打造形成一支力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专兼职科普人才队伍。
三、强化科技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以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推动科普场馆均衡发展为目标,强化大中小科普场馆梯次培育,构建“龙头+骨干+基层”三级科技馆体系。
1.打造天津科技馆新地标
立足国际视野、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天津特点,以“国际先锋、国内引领”为目标,秉持“探索科学、启迪创新、智慧未来”的设计理念,建设集科普展览、科普教育、科普收藏、展品研发(展、教、藏、研)于一体的天津科技馆新馆。夯实科学教育和科普传播两个基础,拓展科学传播中心、高端科技教育交流中心、科普资源研发中心、创新人才培育中心、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平台和科普产业孵化工场等六个功能,争取首批入列中国科协“卓越科技馆培育计划”,力争率先在全国建成“卓越科技馆”,打造象征天津城市文化的新地标。
2.拓展天津科技馆新场景
突出时代特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建设世界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厅,打造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突出天津特色,结合天津近代工业发展历史特点和“制造业立市”“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等发展战略,展现天津历史文化、工业文化和科学文化。突出前沿科技,聚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自然与环境、科技与社会等六大科学范畴,强化展馆设计。突出主题特色,设置儿童成长馆、经典展藏馆、科技创新馆和陈省身数学馆等特色展馆,满足公众特色化需求。
3.焕发天津科技馆新活力
1.统筹布局区级科技馆
科学规划区级科技馆,进一步提升滨海科技馆全国影响力,与天津科技馆实现“双城双馆”联动;支持市内六区强化错位发展,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型区级科技馆;引导其他各区结合地域特色,建设综合型或专业型区级科技馆。鼓励各区充分利用工业遗存以及楼宇,建设区级科技馆,重新焕发活力。探索区级科技馆“总分馆制”,将具有地域特色且有一定规模的其他科普场馆作为分馆,统筹带动本区域科普场馆建设,形成对区级科技馆的补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区级科技馆建设,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场馆建设模式。鼓励各区依托产业、区域特色,在建馆定位、展陈设计、藏品收集、展品研制、活动策划等方面打造特色化品牌,形成“区区有品牌、馆馆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2.支持建设专业科技馆
以建设“达标科技馆”、满足科技馆多元化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多元化兴办、多渠道投入、多主体共建的良性机制,合理布局和支持建设专业科技馆。结合天津文化和特色优势,依托重点工业遗产建设专业科技馆,大力弘扬天津文化和工业遗产的当代价值。聚焦防灾减灾、公共安全、低碳减排、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绿色生态等社会关注的科普热点,打造顺应时代需求、满足公众诉求的专业科技馆。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机构依托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车间)等形式,建设“基地+展厅”模式的研发类或产业类体验型科技馆。
1.鼓励学校建设主题式科技馆
推动将中小学校科技馆建设纳入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划,使中小学校科技馆成为学校标配。支持中小学校利用现有场地,建设科技馆、青少年科学探究实验教室等,承担科学素质提升“五进”行动工作任务。推动建立中小学校科技馆共享机制,通过定期轮换,保持常展常新。鼓励高校结合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主题式科普基地,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各类研学互动、科普教育和体验活动,打造高质量育人平台。
2.大力支持基层科普场馆建设
依托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统筹建设科普体验馆、科学活动室、科普阵地等各类小微基层科普场馆。在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建立“共享科普场馆”,探索并逐步推广“场馆+社会”联动保障的新型基层“共享科普场馆”建设模式,采取社会化服务方式统筹巡回轮换,形成场馆展览资源联动共建格局,促进场馆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科普场馆建设。
四、提升科技馆体系科普服务能力
按照“连接·服务·共享”的工作思路,完善联动共享机制,畅通共建共享渠道,推动资源共享、活动共联、智慧共生。
1.完善统筹联动机制
按照“市统筹、区组织、基层联动”的工作思路,赋予天津科技馆履行科技馆体系建设、发展的统筹职能,使其成为带动各方力量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和主责者。充分发挥天津科技馆在场馆建设、运营管理、教育活动、学术研究、后勤保障等方面对区级科技馆、专业科技馆、基层科普场馆的宏观指导与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区级科技馆、专业科技馆等骨干场馆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内的基层科普场馆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撑。支持基层科普场馆充分挖掘不同人群的关注焦点和不同时期的科普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内容,形成对龙头场馆和骨干场馆的有效补充。
2.加强资源共建共享
发挥天津科技馆龙头带动作用,持续打造“科普天津云”“中央厨房”等平台。强化展览资源对接,盘活科技馆体系展览资源,推动开展主题巡展等活动,促进科普资源最大化利用。开发主题式、系列化科普教育活动资源包,扩大资源共享范围,提升科普场馆展教效果。发挥“天津科技大讲堂”“科学大家话科普”“院士来上课”等高端品牌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科技周以及各类主题日等重要节点期间联合开展科普活动。深入开展“进学校、进农村、进工厂、进社区、进养老院”科学素质提升“五进”行动。
3.促进社会力量联合共建
不断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的合作机制,营造多元主体共建的科技馆体系发展态势。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科技馆体系建设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搭建平台,动员、鼓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理论研究、科普产品研发和科普教育宣传等。创新科技馆运营模式,通过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和运行。深化馆媒合作,充分利用直播和远程交互技术,发挥多会场、多场馆联动的组织优势,扩展展教活动范围。探索科普“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创意、设计、生产、营销以及投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促进科普展教资源和产品全产业链发展。
1.推动科技馆智慧化建设
强化智慧赋能,推动科普场馆智慧化改造,注重科普场馆的智慧化建设,不断提升龙头场馆、骨干场馆、基层场馆的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促进科普展品、展览、教育活动的智慧化开发建设,提升科普展品、展览、教育活动质量。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各类科普场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应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科普场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渠道、新方法、新形式,参与科技馆智慧化建设,不断丰富内容与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科技馆体系运维数据的收集、管理、开发和运用,提升各类科普场馆运维效率。
2.实现科技馆智慧化服务
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发展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科普活动模式,为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定制化科普服务。鼓励运用智慧化手段开展导览、预约、个性化推荐等观众服务,提升参观体验。开发网络科普资源,实现“智慧共享”“智慧服务”。通过“移动科技馆”“远程实时互动展厅”“直播+科普教育”等网络平台,创新科普资源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断增强科技馆的互动性,使之成为在线互动教育、交互式学习体验中心。
3.促进科普智慧化传播
支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新媒体技术等设计开发科普场馆展览和教育活动,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情景应用、跨学科融合,推动传播方式、体验感受、互动方式等创新升级。发挥线上科普资源共享和活动组织更加便捷的优势,实现科普资源智慧化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建设科普全媒体传播矩阵,融合各类媒体宣传优势,创新数字资源传播形式,打造多终端、多渠道、多平台网络传播服务模式。
1.建设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
成立天津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推动科普场馆与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各类文化场馆在资源开发共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盘活存量资源,开发增量资源。搭建科普场馆与文化场馆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场馆发展战略、建设规划、运营管理、展教展示、学术研究、项目开发等提供支持,推动馆际互动、社会合作、国际交流,实现资源与优势的深度融合。联合开展科技文化专题展览和教育活动,增加科技馆的文化内涵,强化品牌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不断满足公众科学文化需求,实现科普场馆和文化场馆高质量融合发展。
2.深化“馆校合作”机制
配合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深化教育主管部门与科技、文化各部门交流对接,推动中小学校与各类科普场馆广泛开展合作共建。建设一批中小学“馆校合作基地校”,开发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活动形式的精品科普课程和活动。推动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推动优质科普资源、活动和项目进校园、进课堂,并逐步向全市示范推广。充分发挥科技馆作为校外科学教育场所的重要作用,促进校内科学教育与校外科普活动有效衔接,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不断提升。
3.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
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普资源,探索长期合作的有效路径。依托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丰富的科技馆优势资源,深化京津冀科技馆合作机制,加强与中国科技馆、北京科学中心、河北省科技馆的互动互访和共建共享。鼓励我市科技馆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培训等活动和科普国际项目,持续增强天津科技馆建设发展的国际影响力。依托“世界智能大会”“世界科学家精神展”等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和科普传播,讲好中国科普故事。推动科技馆与其他省市科技馆广泛开展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强化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和展教资源巡回流动等,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合作机制。
1.鼓励原创性科普作品开发
引导和组织各级各类科普场馆联合开展科普研究、科学调查、科普产品与活动开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普资源。推动完善科普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探索合作、授权、独立研发等多种合作模式,增强企业科普展教资源研发能力与水平。强化科技馆衍生科普资源开发创新,以市场化方式开发一批具有科普场馆特色、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图书、声像、动漫、网游、玩具、纪念品等多类型科普衍生品,满足公众对科普资源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组织开展各类原创性优秀科普资源的征集评选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展教资源开发。
2.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
鼓励各级各类科技馆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和医学、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策划高水平常设展览和短期展览,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提升社会公众对新技术的认知。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鼓励大科学装置(备)开发科普功能,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深化科技馆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交流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普活动、资源研发、科技传播等方面的合作机制。积极举办专题展览、高峰论坛、成果推介会、签约会等活动,为科技成果展示及产学研用交流对接搭建平台。
3.建设科技馆科普资源库
建设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加强场馆间协同合作,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解决科普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问题,实现一次投入、多方受益;一次开发、多重应用;一支队伍、多方保障。定期在全市范围开展科技馆体系资源调查,摸清底数和现状,加强分级分类管理和建设推动。建设天津市科普资源库,发挥龙头场馆、骨干场馆在科普展览、科技教育、展品展项、数字化科普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体系内各场馆科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建立健全科技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专业化培训,拓宽人才引进培养渠道,打造形成一支高层次、专业化的专职人才队伍和一支高素质、广覆盖的兼职人才队伍,为科技馆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提供力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保障。
1.引育高水平专职人才
实施科普研究项目资助计划,加大科普研究项目资助力度,鼓励和支持科普场馆开展科普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展览展品研发和科普智库研究等,为科技馆体系建设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普专业化人才。用好“海河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围绕科技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重点引进培养急需紧缺的科普展览展品研发设计、科普教育活动开发实施、科普智慧化和数字化建设等领域的专职人才。加强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定向培养符合科普场馆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2.打造科普专家团队
聘请在津院士、知名专家学者等担任各级各类科技馆名誉馆长、专家顾问和形象大使等,为科技馆体系建设提供品牌和智力支撑。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科普主力军的作用,鼓励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深入科技馆、基层科普场馆服务。从全市高校、中小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遴选科普专家,建设市级科普人才专家库。
3.培养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结合中小学科技馆建设,加快推进中小学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科技辅导员聘任程序。坚持“干什么评什么”,结合岗位特点完善对科技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业务培训,纳入中小学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推动各中小学(含职业学校)设专、兼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岗位,鼓励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科技辅导员。
4.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
实施分层、分类的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形成馆内馆外、线上线下、科学专业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打造科技馆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和品牌活动。广泛发动教师、学生、科技工作者、科普爱好者、媒体从业者、社区工作者等积极参与科技馆科普服务,发展壮大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队伍。探索建立科技馆体系志愿者服务行业规范,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科技馆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设高素质科普志愿者队伍。
1.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鼓励与博物馆组织、著名科技博物馆、高校院所等联合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提升科普场馆专业人才的学术研究能力。鼓励各级各类科普场馆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人才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人才培训活动,持续提升科技馆专兼职人才能力水平。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通过学术刊物、组织交流研讨、举办竞赛活动等,搭建科普人才交流平台。
2.强化人才专业培养
推动构建全日制教育、在职学习、短期专业培训和主题特训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科普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专业学位点建设。推动建立科技馆体系人才培训体系,持续开展品牌化培训,为科技馆体系建设大力培养金牌科普讲解员、金牌展教人员等优秀科普人才,推动基层场馆专职科普辅导员培训、培养活动常态化。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科普人才的评价体系,形成以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科普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科技馆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对于在推进科技馆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表现突出的从业人员、优秀组织单位等进行表彰和奖励。优化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科普人才发展环境和工作待遇,调动基层科普人才工作积极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等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全域科普的部署要求,积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加强对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领导和指导,推动将此项工作列入本部门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推动落实。
(二)构建保障机制
推动建立天津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考核。支持各级政府设立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推动落实《天津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21—2035年)》各项要求,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
(三)落实经费保障
推动各级政府在年度公共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馆体系建设发展,保障科技馆体系建设经费投入比例随事业发展同步增长,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强化多元投入,建立多元经费筹措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投资、捐赠、资助等方式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提升科普场馆、科普基地运行质量,增强造血功能,实现自我循环、良性发展。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四)完善政策保障
鼓励市、区两级政府将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纳入科技事业发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与评价、财政税收等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加强对科普场馆建设与运营的政策扶持和引导。积极推动落实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机构、公民个人参与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调动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专业科普场馆的积极性。制定鼓励社会机构建设、运营科普场馆和个人捐助科普场馆的政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